許多人往往忽略合適鞋子的重要性
更常以美觀、時尚或價格便宜為選鞋的優先考量
對腳部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美國一個調查發現九成女性的鞋子都太緊
穿不合的鞋不僅腳痛難走,也可能引發難治的足部損傷
若鞋子過高,走路時腳部結構變得僵硬
長期走下來容易勞累
也容易造成小腿肚與大腿酸痛!
我們可以從一些身體的疼痛與不適簡單判定自己所穿的鞋子合適與否Prevention.com提到以下五個情況
只要出現這些情況便應考慮換鞋了:
1.從高中到現在穿一樣尺寸的鞋人的足弓不是永遠曲度不變
隨時年齡老化足弓會逐漸下垂,腳會稍微變大
洛約拉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也是足科醫生凱薩琳(Katherine Dux)說
「一年至少要有一次在鞋店測量自己的腳,
隨著年齡增加,買鞋的尺寸也應大一些。」
2.腳趾頂到鞋尖
人的腳形在一天當中會有小變化
早晨腳較小,運動後或晚上腳會膨脹而大一點。
凱薩琳建議在晚上逛鞋店,
因那時腳是一天之中最大的。
維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足科醫生克莉絲汀(Christina Long)建議:
「腳趾和鞋子頂端要有一些空間,在鞋子內應該能夠移動腳趾。」
3.足弓痛
鞋太大或無法支撐身體重量
(例如:鞋底單薄的人字拖鞋)
走路時,腳底肌肉會很緊繃
在一段時間行走或站立後會足弓疼痛
梅奧診所(Mayo Clinic)物理治療師艾蜜莉(Emily Beyer)說
「過度使用會發生如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等傷害。」
腳底筋膜炎不是一日造成
但也不是短時間容易治癒的損傷
出現下列情況,有可能是腳底受損初期:
-早晨剛下床,腳底會痛
-久站足跟疼痛
-疼痛位置在足跟和地面接觸面內側,有明顯疼痛點
4.腳有水腫起水疱、長繭或是腳趾甲瘀血
這些損傷很明白指出該換鞋了
在鞋子某些區域太緊或太窄
鞋內空間太小會損害皮膚或是影響關節
會造成疼痛的雞眼、姆囊炎、指甲內嵌
最好把鞋子拓寬,或是換更寬的鞋!
5.運動鞋太舊
走路是全身重量壓在鞋子上面
持續打擊地面,對鞋子的耗損很大。
如果一個星期走16-20公里
平均每9─12個月應該要換鞋。
如果一星期走35-40公里
則每4─6個月應換鞋一次
如果鞋子明顯有皺痕
或是平放它時,鞋子已經傾向一邊
也都是該換鞋的徵兆了。
所以在挑選鞋子的時候,不要以憑直覺
而是應該聽從專業建議
選擇適合自己腳型的款式!
來阿默兒買鞋的時候
每一雙鞋的版型可能都不一樣
都可以隨時詢問門市店員哦~
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鞋
而不是別人「認為」好的。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